为强化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健康监测等领域核心内容的认知,2022级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于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集中实习活动。本次实习由许晓康、曹旸两位教师带队,58名学生参与。实习内容涵盖专题报告、现场观摩、实操培训等多元形式,联动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锅检院”)、江苏中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京诚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构建了“理论+实践+案例”的立体化学习体系。
锚定行业痛点,专题报告解码安全管理核心
实习首日,全体师生前往南京锅检院江北院区,开启实习第一课。上午的实习开班仪式由张伯君主任主持,明确了本次实习的目标与纪律。随后,张主任带来“南京锅检院安全保障数智化转型”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的数字化升级路径,从智能监测平台到大数据风险预警,展现了数智化技术如何破解传统检验效率低、风险预判难等问题。


10月15日下午,在南京工业大学笃学楼B103,两场聚焦特种设备管理的专题报告逐一开展。李超主任做了题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报告,明确特种设备的概念、范围及分类,阐述了行业背景与事故成因,通过两起典型事故案例指出企业在特种设备管理中的七类常见隐患,最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从使用单位义务履行、设备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定期检验、维修改造等方面,详解特种设备合规性安全管理及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张伯君主任做了题为“承压类特种装备安全装置发展与健康监测预警系统”的报告,围绕承压类特种装备,阐述其安全装置从工业革命时期被动处理到数字化AI时代实时监测预警的发展历史,结合多起典型事故说明研究背景与必要性,详解健康监测预警系统的架构及相关技术、设备,还介绍了该系统在石化企业烷基化装置酸区管道和清洁能源公司德士古气化炉的应用。


10月17日上午,南京工业大学笃学楼C201,李超、李梦两位专家分别以“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与实践”和“承压类特种设备作业安全图像识别技术”为题展开分享。李超主任从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特种设备相关事故案例入手,深刻剖析了突发事件的特点、危害及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他系统阐述了“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处置科学”的应急管理原则,并详细讲解了从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启动到后期评估的全流程应对机制。最后,他通过分享企业事故救援的实战案例,具体说明了应急预案制定、现场指挥协调及舆情应对等关键环节的处置要点与宝贵经验,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应急“实战课”。李梦老师则聚焦AI视觉技术在特种设备作业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在违章操作监测、设备缺陷识别中的实际案例,展现了智能技术为安全管理赋能的新方向。报告中,她还结合多个现场应用实例,生动展示了该技术在压力容器、工业管道等实际场景中如何有效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为同学们勾勒出智能化安全监管的未来图景。
走进一线现场,观摩实践感知产业真实场景
为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特种设备的生产、检验与运行流程,本次实习设置了多场企业实地观摩环节。10月13日下午,在姜涛、李诚两位工程师的带领下,学生参观了南京锅检院江北院区实验室及新基地,近距离观察安全阀校验、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等核心检验环节,了解实验室如何通过高精度设备捕捉设备微小缺陷,为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10月15日上午,师生一行前往江苏中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丁青华、张伯君主任的引导下,参观了特种设备生产车间。从原材料切割、焊接到成品组装,学生详细了解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制造标准与质量控制要点,尤其对“焊接工艺控制”“材料相容性检测”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提问,企业技术人员结合实际生产案例逐一解答,帮助学生打通理论知识与工业实践的壁垒。
10月16日下午,实习团队走进南京诚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在胡俊涛主任的带领下实地考察石化装置运行现场。从气化炉到输气管道,学生现场学习了石化企业特种设备的日常巡检流程、风险点管控措施,重点关注了“高温高压设备密封防护”“可燃气体泄漏监测”等应急管理关键环节。

聚焦实操能力,现场培训夯实专业技能基础
除理论学习与现场观摩外,本次实习还注重实操技能的培养,设置多场针对性现场培训。10月14日全天,南京锅检院江北院区开展两场核心培训:上午,江晓军工程师以“安全阀校验”为主题,从校验原理、设备操作到数据记录,手把手指导学生掌握安全阀密封性测试、整定压力调整等关键步骤,学生分组实操,在模拟超压场景中学习安全阀的应急起跳与复位操作;下午,黄文、胡俊涛、吴富强三位专家联合开展“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检验”培训,通过现场演示超声波测厚、磁粉探伤等检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识别设备腐蚀、裂纹等隐患,同时学习检验报告的规范填写,强化技术支撑安全管理的专业认知。
10月16日上午,实习团队还参与了“典型石化装置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培训。诚志清洁能源公司的三位专家结合企业自身安全管理体系,从“作业许可制度”“动火作业风险管控”“应急器材使用”三个维度展开,通过模拟“带压密封作业泄漏”“受限空间中毒”等应急场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急决策与协同配合能力。
以实践筑牢根基,以专业赋能应急
为期五天的实习活动于10月17日圆满落幕。通过“专题报告学理论、企业观摩知场景、现场培训练技能”的多元模式,2022级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不仅系统掌握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健康监测、应急处置的核心知识,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应急管理需前置预防、技术支撑风险管控”的认知。
学生代表表示,此次实习让自己跳出课本,真切感受到应急管理在工业领域的实际价值,尤其是特种设备健康监测中的数字孪生技术、石化装置应急处置中的“风险预判—快速响应”逻辑,为今后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张明广副院长强调,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需始终以实践为核心,未来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实习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培养更多“懂技术、会管理、能应急”的复合型人才,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贡献专业力量。
作者:曹旸 许晓康  审核:张明广 王志荣